【新华网】长江技术经济学会、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联盟2024年学术年会在武汉召开
7日,长江技术经济学会、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联盟2024年学术年会在武汉召开。受长江委党组书记、主任,学会和联盟理事长刘冬顺委托,长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胡甲均代致辞并主持会议开幕式。三峡集团总工程师李斌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期间,长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联盟副理事长吴道喜发布《长江治理与保护报告(2024)》。该报告紧密结合长江流域特色与社会热点,全面介绍2023年长江流域气候、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基本概况,深入阐述了在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航运发展等多方面的治理保护成效,同时展示了联盟成员单位在本年度长江治理与保护工作中的科技创新亮点、代表性成果及重大问题研究进展。学会副理事长金兴平发布《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评价报告》,客观总结了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的发展与保护成绩,结合最新法律政策规划,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开展指数计算及案例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为推动国家水网建设和南水北调国家工程后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
胡甲均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学会和联盟近年来取得的成就。他表示,长江技术经济学会成立30余年来,在助推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促进长江保护科技进步、推进长江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支撑与服务长江智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突出。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联盟自成立以来,凭借共建、共研、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聚焦流域科技创新和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为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他指出,学会和联盟要凝聚长江各方力量与资源,依托长江流域专家智慧,积极搭建更广阔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长江保护治理科技创新,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提供智力支撑。
李斌表示,长江技术经济学会与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联盟工作有力、成效显著。作为长江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和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联盟发起单位之一,三峡集团愿与各方加强交流与合作,持续支持学会和联盟的发展,共同推进长江大保护与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他希望学会和联盟发挥平台作用,进一步团结和引领治江科技工作者探索长江保护协同创新新模式,助力长江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流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流域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贡献更大力量。
本次会议以“探索协同融通新模式 助推长江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会上举行了2024年长江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长江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学会和联盟秘书长许全喜宣读2024年度长江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吴志广宣读并发布学会2024年度团体标准。
此外,大会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王焰新,长江设计集团首席科学家、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杨启贵,长江科学院正高级工程师卢金友分别作了题为《基于生命长江理念的湖泊生态保护修复》《低频大变幅循环水荷载对高面板坝长期变形影响研究——水布垭大坝运行十八年的启示》《强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泥沙演变与调控》的主旨报告。
本次大会由长江技术经济学会、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联盟、三峡集团主办,全球水伙伴(中国 长江)、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大坝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利部长江中下游河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利部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利部长江江源区水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长江委长江经济带保护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长江委长江经济带岸线洲滩安全保障技术创新中心、武汉市智慧流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特邀嘉宾、学会理事及会员代表、联盟理事及成员单位代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260余人参会,共商长江治理保护与发展大计。
(来源:新华网)
原文链接:http://hb.news.cn/20250109/bd16968f7a4748fbb81775c18f9e4ddb/c.html